2022-11-17 09:08:55
在框架中,使用 wx:if="" 来判断是否需要渲染该代码块:
<view wx:if="{{condition}}">True<view>如果condition的值为true,就会在页面上渲染出view组件,否则将不会显示该组件。同时还可以结合wx:elif和wx:else来使用,此时可以进行多条件的判断是否渲染该代码。
<view wx:if="{{type===1}}">组件1</view><view wx:elif="{{type===2}}">组件2</view><view wx:else>组件3</view>下面做一个演示:在
js文件的data中定义一个type,同时在wxml文件中定义三个view组件,根据type的值来决定是否渲染view组件。此时,改变type的值就可以改变页面渲染的内容。
因为 wx:if 是一个控制属性,需要将它添加到一个标签上。如果要一次性判断多个组件标签,可以使用一个 <block/> 标签将多个组件包装起来,并在上边使用 wx:if 控制属性。
<block wx:if="{{true}}">   <view> view1 </view>   <view> view2 </view></block>注意:不是一个组件,只是一个包裹性的容器,不会在页面上做任何渲染。
下面做一个演示:在
<block>中包裹两个view组件,使用wx:if来决定是否需要渲染这两个组件。
此时在页面上渲染了两个view组件,block作为包裹性的容器并没有被渲染。
在框架中,使用 hidden="" 来控制组件的显示与隐藏。与前面不同的是,hidden组件始终会被渲染,只是简单的控制显示与隐藏。
<view hidden="{{false}}">当条件为true时则会隐藏该元素</view>下面做一个演示:在
js文件中定义一个flag,在wxml文件中使用hidden隐藏view组件。
可以在AppData中改变flag的值从而控制是否隐藏该view组件。
因为 wx:if 之中的模板也可能包含数据绑定,所以当 wx:if 的条件值切换时,框架有一个局部渲染的过程,因为它会确保条件块在切换时销毁或重新渲染。
同时 wx:if 也是惰性的,如果在初始渲染条件为 false,框架什么也不做,在条件第一次变成真的时候才开始局部渲染。
相比之下,hidden 就简单的多,组件始终会被渲染,只是简单的控制显示与隐藏。
一般来说,wx:if 有更高的切换消耗而 hidden 有更高的初始渲染消耗。因此,如果需要频繁切换的情景下,用 hidden 更好,如果在运行时条件不大可能改变则 wx:if 较好。
Copyright ©2018 陕西烽火云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18009853号-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-20180802
烽火云集用户注册协议 法律声明及隐私权政策 致烽火云集用户的一封
法务支持:陕西兰天律师事务所